中國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源地。華夏先民在六千年前左右開始栽桑養蠶、缫絲織綢,創造了早期的絲綢文明,孕育了豐富的絲綢文化。為了解絲綢文明的起源,尋訪絲綢的發展曆程,7月2日,“織錦”文化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探尋絲綢文化的前世今生。
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是南京第一座從美學角度闡釋絲綢文化的專業主題博物館,主要收藏和展示具有江南絲綢文化特點的絲綢文物、品種紋樣、文史資料以及珍貴的非遺代表作和各類絲織品,以豐富的表現手法再現了江南絲綢文化之精美。
同學們的足迹迎着絲綢的陳迹,慢慢探索絲綢文化的源頭與曆程。從黃帝元妃嫘祖教民育蠶到江南多地建立蠶種場,從蠶的一生到蠶桑實際應用,大家從多方面認識到了蠶桑文明的延續與發展。館内的藏品件件精緻秀美,更承載着深厚的文明淵源。吳服、唐裝、和服、韓服等各色服飾都生動地反映出了各個朝代絲織業的繁榮景象。透過華衣錦服,隊員們不僅看到了蘊藏其中的詩意風情,也學習到了各代的禮儀制度,增強了對絲綢背後的曆史文化的學習興趣。
在講解員的專業講解下,隊員們深入領會了“織”、“染”、“繪”、“印”、“繡”五大制作技法,并能對服飾的制作方法做出簡單的判斷。通過對紡織機原型的細緻觀察與研究,大家直觀地了解到了紡織的操作方法與具體流程,不禁贊歎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大家流連于珍貴的織繡藏品,結合簡潔明了的文字介紹,觀覽了“南都繁會”的織造曆史,熟悉了三大錦、四大繡,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奠定了知識基礎。
為進一步探尋金陵織造的文化蘊意,擔負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使命,7月9日,在指導老師何江嶽的帶領下,“織錦”暑期社會實踐團全體成員來到江甯織造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深入挖掘紅樓情緣,探尋織造古迹。
江甯織造博物館是在江甯織造舊址上建造的一座現代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一府《織造》、一館《雲錦》、一樓《紅樓夢》、一園《園林》。博物館運用多種展陳方式,遴選了幾百件珍貴文物史料,清晰再現了江甯織造府的興衰脈絡,為後人留下可歎可追的繁華勝景與無限遐想。
首先,博物館專業講解員帶領同學們遊覽了“紅樓夢曲”展覽館,向大家詳細講解了《紅樓夢》的經典版本、成書曆程與海外流傳情況。同學們駐足于金箔長軸前,透過印于黃金基膜上的120幅故事畫作,感悟紅樓的凄婉之美;驚歎于與南京息息相關的雨花石,欣賞金币、典藏銀章、郵票、煙标等紀念展品,領會《紅樓夢》深遠的文化影響。随後,大家參與知識問答與“讀不盡的紅樓夢 刻畫美好生活”專場活動,每位隊員都認真答題,細緻雕刻“石頭記”印章,在活動中體悟紅樓文化。
跟随講解員的腳步,同學們來到“雲錦天衣”展覽館,近距離觀賞光彩奪目的服飾與雲錦作品。通過清晰的圖片與專業的講解,同學們全方位了解了庫緞、織金、庫錦與妝花等不同的雲錦品種,追溯南京雲錦的發展曆史。大型的織機模型顯現出雲錦織造工藝的複雜與精細;藍地龍蓮妝花緞、龍袍、馬褂等布料與服裝透露出雲錦的精秀與華貴。隊員們一邊觀賞古代店鋪與秦淮河沿岸場景,一邊回顧金陵織造業的興盛與流遷,在萬壽中華圖與九龍圖中感受雲錦的魅力與文化的力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通過兩場活動,同學們近距離感受了南京雲錦,加深了對雲錦織造的認識與理解,培養了深入挖掘織造文化的興趣。同學們表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青年人的責任,将在之後的活動開展中繼續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擔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創民族現代文明的曆史使命。(文/何江嶽 徐佳蘭 圖/李卓晶 張彤 孫碧茹 審核/張冬冬)